榫卯启智,匠心传承——召旭志愿服务队携传统技艺走进昆仑山路小学

发布者: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:2025-03-17浏览次数:0

主讲人陈际帆在讲课 胡雪薇摄

小朋友们在解鲁班锁 胡雪薇摄

314日,昆仑山路小学的303教室内充盈着木构件的碰撞声与16名学生的惊叹,召旭志愿服务队以“榫卯之始”为主题,通过理论讲解与实践体验,带领学生揭开中国传统建筑技艺的千年奥秘。

活动伊始,主讲人陈际帆以故宫太和殿与山西镇国寺为例,结合图片演示榫卯结构的咬合原理,并且通过实体模型辅助讲解,强调凹凸相嵌的设计不仅是物理连接,更是古人应对地震、风雨的科学智慧。提及古建修复专家祁伟成时,主讲人陈际帆用修复案例来阐释保护传统技艺文化遗产的意义,指出科学精神与匠心缺一不可。

实践环节中,志愿者杜威、赵炜龙指导学生拆解鲁班锁,观察基础榫卯结构。孩子们通过找木条交叉角度与关键支点,逐步拆解构件,将横梁木顺时针旋转15度,原本固若金汤的结构竟如花瓣舒展般层层绽放。每处看似松动的咬合,其实都是通过微小位移化解压力的精妙设计,这正是榫卯“以柔克刚”的智慧。

活动尾声,志愿者团队组织学生们展示各自重组的鲁班锁,并与主讲人合影留念。在总结环节中,他们这样说道:"拆解鲁班锁的实践如同打开传统文化之门的钥匙,希望同学们未来能用科学思维传承传统技艺,让古老智慧焕发新的生机"在体验这次活动后,孩子们大声感叹:“原来我们的历史,这么了不起!”

服务队成员们透露,未来将持续推出"非遗科学课"系列,让传统技艺与现代教育碰撞出更多火花。这场穿越千年的榫卯对话,不仅让孩子们读懂了祖先的营造智慧,更在他们心中埋下了探索与传承的种子。

(学生记者:胡雪薇  责任编辑:韩栋庭  审核:王加胜)